
扎根蓉城、辐射全国,构建眼眶病诊疗培训网络
一直以来,以眼眶肿瘤、眼眶骨折、甲状腺相关眼病为常见的眼眶病,被视为疑难性眼病,眼眶病的诊疗困难且复杂,在西南片区,眼眶病诊疗医生资源极度缺乏,致许多眼眶病患者不得不跋涉千里外出求医,培养人员特别是基层医务人员尤其紧迫且重要 。基于此,在《孙丰源专家工作室》成立之初,就配备了以副主任医师杜安石为主任、两名眼科硕士主治医师为主干的医疗团队,并设置了专门的就诊区域,配备了先进的手术设备,在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开展常规的诊疗活动的同时,将眼光放到了全川及西南地区的基础医生培训培养上。同年3月,在爱尔眼科四川省区的大力支持下,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了《聚集眼眶病诊疗-------西南眼眶及泪道病高峰论坛》,眼科专家孙丰源、肖彩雯、范金鲁应邀参会并做学术演讲,省内知名眼科专家何为民、张颖、杜安石应邀作学术探讨与分享,论坛吸引来自四川省内、西南片区等多家相关学科的200多名医生参会。

图为眼眶病诊疗培训班留影
2019年5月26日,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在成都成功承办了由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主办、爱尔眼科四川省区协办的“2019年眼眶病诊疗影像学习班”。以孙丰源教授为首的来自北京、天津的眼眶病专家亲自授课,现场吸引3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医务人员参与。


图为眼眶病交流群

图为孙丰源教授正在进行远程会诊
参加远程会诊的刘老先生回忆:“感谢孙教授的救治!当时我眼睛越来越大,双眼突发眼球突出,情况紧急,而疫情期间又不能外出,幸亏有你们成都东区爱尔为我进行了远程教授会诊”。通过远程会诊,孙教授为刘老先生提供了准确的治疗方案,经过耐心的用药和护理,刘老先生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治疗。
会诊结束后,孙丰源教授站在工作室首席专家的角度勉励工作室全体人员:医学是实践的科学,我们是离病人最近的人,受疫情影响,此次我不能马上赶到患者身边去,现在借助通讯技术,能很大程度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帮助到病人重获眼健康,与国家一起共度时艰,方能显示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每次远程会诊都吸引数十名眼眶病患者参加,会诊虽然在线上进行,却丝毫没有影响孙丰源教授的专业的判断,通过及时帮助疑难眼疾患者解除困扰,反而拉近了他与患者的距离,且有力提升了患者对“孙丰源教授专家工作室”的信任。
树学术高度,聚疑难病例:构建疑难眼眶病诊疗网络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孙丰源教授专家工作室”为推进眼眶病诊疗在四川省区及西南片区的发展,坚持依托地市医院的力量发现病人、收治病人,逐步建立起了一张眼眶病诊治全覆盖四川省区及西南片区的基层医生网络体系。从2017年3月起,在孙教授的带领下,工作室的人员坚持每月到地市医院巡诊讲学,先后到都江堰、乐山、绵阳、南充、宜宾、自贡、泸州、西昌、攀枝花、资阳等地市医院,还带队到重庆、贵阳、昆明等西南爱尔眼科医院进行了巡诊带教和学术讲学,覆盖400余名医务人员。
每到一处,都得到当地医院的高度重视,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讲座,特别是宜宾、乐山、绵阳、西昌、南充等医院还邀请了当地知名的公立医疗机构及民营机构的医生参加,扩大了专家工作室及各地爱尔眼科医院在当地的影响力,每个地区每场活动都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孙教授坚持每月一次到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会诊疑难病人、教学查房、现场手术带教,工作严谨、对待病人和蔼可亲,在他的带领下,医疗队伍稳步建设,尤其是科室医生的职业素养得到了明显提升。医疗团队从无到有,从有到扩大,从扩大到稳定,形成了一支以主任医师孙丰源教授为主,包括副主任医师杜安石、主治医师王莎莎、眼科硕士郭玉楠、眼科硕士李俊萍等医生在内的眼眶及疑难眼病诊疗人才梯队。同时以《专家工作室》为核心,建立覆盖西南片区的基层医生线上问诊群、病员线上转诊群,极大的方便了孙教授对基层医生的线上指导,也为疑难病例的快速转诊建立了绿色通道。
孙教授说:疑难眼疾患者在西南片区是非常多的,比发达地区要多,而且他们更加贫困,没有经济能力去治疗,我们每一位大夫都希望能帮助到患者,帮他们解决病痛,回到自己原本的人生轨道上去,基于工作室建立在此,每月定期坐诊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会使我们眼科医生更便捷的接近西南片区的患者,为患者及时得出有效的诊疗方案。

图为孙丰源教授现场带教《工作室》的年轻医生

图为孙丰源教授现场手术带教《工作室》的年轻医生
以“孙丰源教授专家工作室”为载体,眼眶病交流群、远程会诊、巡诊带教不断,学术论坛遍地开花;爱尔眼科四川省区的眼眶及疑难眼病诊疗基层医生网络已全面铺开,逐渐形成燎原之势。成都东区爱尔眼科医院CEO表示:我们很有信心继续把“孙丰源教授专家工作室”建设好、完善好、发展好,为促进四川省乃至整个西南片区眼眶病诊疗技术的飞跃发展出一份力、尽一份责,造福疑难眼眶病患者。